首 页 综合新闻 各地政策 活动课程 研学基地 地方动态 专家观点 研学导师 联系我们
首页 >  各地政策

徐州市出台通知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

发布时间:2021-08-27 作者: 来源:

 暑假开始了,各种研学游、博物馆游学活动热度不减。这份看上去很好吃的暑期文化餐,经过各类研学游机构的“包装”,真的很“营养”吗?记者调查发现,研学游市场“有游无学”、名不副实的现象并不鲜见。

  研学旅行逐渐成“热门项目”

  今年暑假一开始,冯先生就给女儿报了一个一周的北京研学旅行,“一周报价是5800元,孩子自己要求的,班里有同学要去,她也想跟着一起去玩。”

  冯先生说,自己刚开始不想同意,价格不低,还担心机构的人不靠谱,照顾不周,“孩子今年10岁,旅行团里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

  价格还是其次,冯先生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他在网上查了一些研学机构的消息,结果说好的有,不好的也有,他又向参加过的家长打听了一圈,最后,还是决定满足孩子的心愿,让她参加。

  只是,提心吊胆是免不了的。7月1日,冯先生的女儿和小伙伴一起踏上了研学之旅,冯先生就每天盯着手机里的微信群,关注带队老师发的各种照片和动态。

  记者了解到,像冯先生这样,在假期为孩子选择研学旅行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多。

  自2014年8月以来,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和“夏冬令营”的概念。到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结合。

  政策和市场双双利好的情况下,研学行正越来越成为家长和学生们的“热门项目”。

  研学切中家长、学生需求

  据了解,“研学”原本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延伸,即由学校组织参观一些当地文化宫、博物馆,观看教育性电影等,后逐步演变为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研学旅行对于中小学生确实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除了可以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生活自理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这样的研学旅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市教育局德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虽然,在教育部此前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但在实际的研学旅行产品中,大多是家长、学生与研学产品的直接接触,产品具体包含的项目、内容,也以满足家长、学生需求为主。

  以我市为例,目前研学旅行一般面向15岁以下儿童,出游时长在一周左右,费用按行程长短一般在每人2000至8000元之间,行程一周以上的高端长线研学线路可达万元以上。

  在研学旅行的路线中,以名校为主的研学路线相对其他线路更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国内,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是各类名校研学旅行的热门选择。国外,热门线路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目的地为主。如在北京的研学行程中,清华、北大等名校是必不可少的打卡点。“希望孩子能够在参观过程中受到熏陶。”家长大多抱着这样的愿望。

  研学火爆背后暗藏乱象

  在研学热的背后,也有各种各样的乱象。

  “走进顶尖学府,感受学术气息,品味大师风范、感受满满的榜样力量。”这是一研学游的宣传口号,但实际上与普通旅游线路并没有太大区别。

  还有一些旅行社只是把孩子带到博物馆或者古迹遗址,简单例行讲解之后就自由活动,更像是走过场,而没有文博知识基础的老师讲解中还错误频出,误人子弟。

  更有甚者,一些旅行社在研学游中安排过多游玩挤压有效访问和学习时间、擅自变更路线,甚至直接演变成旅游团、购物团。

  研学机构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国家旅游局批准实施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规定,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需配置研学导师、导游人员,研学导师负责制订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至于研学师资,记者了解到,目前尚无明确行业要求。

  对此,旅游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在选择活动项目前,要对合同条款仔细审阅,对住宿、饮食、安全、保险、违约等进行明确的约定。家长要询问清楚行程安排、交通路线,尤其要明确保险理赔事宜,签署相关合同,索要付费票据,并查看票据印章与研学游主办方是否相一致。以便出现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权。

  我市出台通知规范研学旅行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不正常的现象,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暑假前,徐州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细节提出要求。

  《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要求开展研学旅行。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旅行社)必须依法注册,符合LB/T004和LB/T008的要求,具有AA及以上等级,符合GB/T31380的要求,连续3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设有研学旅行的部门或专职人员,有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游团队的经验。跨市出行每批次学生数不得超过50人,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法定节假日不安排。第三方机构(旅行社)必须足额配置研学旅行项目组长、安全员、研学导师和导游人员,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交通工具。

  各中小学校还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由学校、旅行社、家长委员会三方共同核算研学旅行成本价格和支出明细,向全体学生及家长进行公示。学校领导、教师等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研学旅行发生的费用必须由学校支出。

  同时,“通知”要求参加研学旅行的师生必须购买足额旅游人身意外险,保险额不得低于26万元/人;学校必须购买校方责任险,保险额不得低于60万元/人;委托开展服务的旅行社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足额投保旅行社责任险且在有效期内。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